聖嚴書院福田班 10102雲來班第一次課程心得分享


姓名:陳怡君

  

「因緣不可思議」佛陀如是說過。每日的早課,我在佛前發願:「願我能在法鼓山體系擔任義工。」每天這樣的發願著,佛菩薩真的聽到了我的發願。因緣真的不可思議,承蒙週日雲來班班長純美師姊的邀約,她說:想邀請我擔任福田班的關懷員。雖然我不知道關懷員要做些什麼?但是我一口就答應了。我心裡充滿無限的感恩,並且珍惜這個難得的因緣。

課前的培訓,令我感覺到法師們和義工菩薩們的用心,為了讓更多人都能夠種福田,讓更多人認識法鼓山,把法鼓山的理念弘揚出去,法師們和義工菩薩們絞盡腦汁設計出豐富的課程,就為了接引更多的人來種福田,而我又是何其有幸,不但能上課還能擔任關懷員服務他人,怎麼能不感恩?

課程從早上9.00鐘開始,因為擔任關懷員,所以7:55分前即到達雲來寺,整天的課程下來,內容緊湊又不冗長,每位講師的內容精彩,處處是重點,沒有一點閒暇時間可以打妄想,所以我感覺自己像「海綿寶寶」吸得滿滿的,裝得重重的回家。有一點我不得不讚歎所有在場的,不管法師、學員或內外護菩薩。因為課程前一天剛好是大選,所以就有人繞街來謝票,當車隊經過時,喧天的鑼鼓聲、鞭炮聲真的很大,我相信每個人都聽見了,卻沒有感覺到有人因此分心或左右張望,至少在我的視線範圍之內並沒有人做出被打擾的反應,每個人還是專注的看著台上的講師,用心的聽講,台上的講師仍然專心的講課。一點都沒有受到影響,真令我讚歎阿!讚歎!我想此時的每個人都在禪修用方法,看起來似乎是我一個人在打妄想,真是慚愧阿!慚愧!

這一次的課程主題是「相約.法鼓山」,雖然到法鼓山這個團體有3年多,對於法鼓山的核心理念、建立的目地和目標都已經了解也非常認同,並願意進一步的身體力行去做,但是上完第一堂課我仍然從中又吸收到更多,已知的部份就更熟悉,對於未知或不熟悉的部份就更加緊的去了解和消化,所以我說我就像海綿一樣吸得滿滿的、重重的。在這次的課程中,我很喜歡生命故事分享這個時間,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因緣來學佛,學佛也不只法鼓山有,但是大家能在此相遇就是佛說的:「因緣不可思議。」很感恩生命故事分享的菩薩,每個人的生命過程、經驗各有不同,對於遇到生命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或挫折,願意不哀嘆、不放棄,用佛法來解決,甚至自己受益後更加嘉惠於他人,是我學習的目標和榜樣。

另一個課程重點是我們的創辦人「聖嚴師父」。對於師父我的印象仍停留在10年前,我第一次見到師父時,在機場的櫃台前,一個穿著普通袈裟的出家人,我並不認識這位出家人,但是他的身影卻吸引了我的目光,內心生起一種不可言喻的欣喜,歡喜得不得了,直到旁人告訴我:「你在高興什麼?只是一個普通的出家人啊!」我這才想:「是啊!我在歡喜什麼?」卻不知道那是師父的慈悲、智慧莊嚴的威儀所散發出來的氣質。直到我認識了法鼓山,知道了師父才了解為什麼他能吸引我的目光。

聖嚴師父是一個不畏艱苦,對困境不放棄、不埋怨是我生命中最好的學習榜樣。師父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我們是他的弟子,在風雪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若不緊緊跟隨著師父的足跡,風雪很快地會將師父的足跡掩蓋。祈願自己時時刻刻憶念著師父的慈悲,跟隨好師父的腳印,一步一步往前走,畢竟他老人家用盡一生示現佛法,幫我們成就如此正信又莊嚴的道場。而我也只有更加緊的學習佛法、奉獻自己來報師恩、報佛恩。如常惠法師說:「期許自己和師父一樣做一個悲願的萬行菩薩。」

我深深地祈願著~~~~一直祈願著~~~


-------------------------------------------------------------------------------------- 


10組 鄭雅思 

聖嚴師父是我們法鼓山的創辦人,師父他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並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師父是一位教育家、作家,更是一位宗教家和國際知名禪師,長年在國內外為推動 「心靈環保」、「種族和諧」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遣餘力。師父提出「堤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來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怎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師父著重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尤其是師父的精神提倡心靈環保,心五四、心六倫都是提昇人品,讓人人的人格健全,帶動社會也同時淨化社會,師父常說「今日不辦教育,佛教就沒有明天」辦學實在是非常艱辛,因為他不是可以立竿見影,要不是師父有不怕艱難 的菩提心,我們也沒有現在的聖嚴師院可以就讀,讓我們來修學佛法,褔慧雙修,我們真是有褔報,有師父這位大善知識,我們要感恩,我們要用行動來完成師父做悲願,建設法鼓大學,讓更多人能夠受到佛法的利益。

法鼓山是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有供聖像亦必賦予教育的功能。法鼓山於1989年春天,是持<大悲咒>感得的因緣。其實,師父是修持觀音法門的,師父經常念觀音菩薩,持<大悲咒>;遇到任何壯況或困難時,都持<大悲咒>、念觀世音菩薩,向觀世音菩薩祈求的;當時正好在農禪寺念佛會,大家持誦<大悲咒>所感應得到,所以法鼓山是觀音道場。法鼓山的大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藥師佛是消災延壽的依怙,阿彌陀佛則是往生西方極樂的願主。這是法鼓山所供奉的三尊佛,一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因為是觀音道場,所以有三座觀世音菩薩:開山觀音、祈願觀音、來迎觀音。

來到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的入口處有一座山門上面刻著(山徽)圖示比著三是說法印(三寶、三學、三法印)與禪修(打坐)。再來到第二個山門上面刻著(靈山勝地),緊接著就來到大停車場,象鼻山上矗立一尊身高八尺,半步輊移,衣帶迎風飄揚,顯現出菩薩主動來到人間,隨時隨地主動來迎接你、歡迎你,使你平安,使你脫離苦難的『來迎觀音』。在等接駁車時,顯現出一排『法鼓山是世界彿教教育園區』的金字招牌,背後一片禪修的竹林,使人感到莊嚴、靈靜的好地方。經過了山神廟,來到「法鼓山」入三門(慈悲、智慧、方便)時,門上懸掛『觀音道場』四字匾額,由於觀世音菩薩的靈驗,使我們能有今日的法鼓山。特別是這塊土地原先是座觀音殿,所供的玻璃纖維觀音巨像,今已翻成銅像,供於山頂的『開山觀音』,居高臨下,守護著這一望無際的大地,保佑十方信眾。座落於第二大樓的第三樓是『祈願觀世音菩薩』,供奉唐式風格的祈願觀音,具足慈悲的容顏,彷佛在聆聽信眾的心聲,是大家祈願、許願、還願的信仰中心。

法鼓山是觀音道場「千處祈求千處靈,萬人祈求萬人應」的一尊菩薩,祈願觀音殿內的「入流亡所」、「大悲心起」的修行觀音法門與「觀世自在」,能聞苦救難,以種種形象自在化世。這是法鼓山名為『觀音道場』的殊勝之處。護持法鼓山推動佛教的各項教育事業,也是在做淨化社會人心的工作,更是大悲心的學習與實踐。

法鼓山是座開啟人人心中的寶山,我們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我們的精神: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我們的方法: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我們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体關懷。這是我們法鼓山的共識;我們要效仿師父的精神提倡心靈環保、心五四、心六倫都是建設人聞淨土,推動世界淨化。法鼓山是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所以我們的使命是推廣佛法、提倡教育,走師父的路,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弘揚漢傳禪佛教,推動全面教育,透過三大教育,達到世界淨化,建設人間淨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mvolunt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