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王怡文 攝影 / 葉茂
五月十七日,一早春陽和暖,清風拂面,多倫多分會二樓禪堂的兩側窗外,一邊是含苞待放、新吐蕊的嬌豔紅花,一邊則是生氣盎然、初冒芽的翠綠枝枒。宋朝柳永曾寫道:” 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雅稱嬉遊去”。但多倫多分會福田班的多數學員們,都選擇在這樣美麗的日子裡,收攝身心、定心專注地來參與福田班的課程。
1989年聖嚴師父擬定「法鼓山的共識」,擘劃了法鼓山「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遠景、制定原則方針、提醒我們應該具備的精神態度以及執行的方法。常續法師勉勵大家,六道之中最容易修行的是人道,”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這八句看似簡單的共識融攝了佛法的慈悲與智慧,若能謹記在心,加以內化、時時修行實踐,就能從個人開始、推及家庭、職場、社會,而自利利他,”人成即佛成”。
在「法鼓山的禪修教學」教材影片裡,我們看到了凡夫如何「心隨境轉」。同樣的東西,可以看成蒼蠅也可以看做花瓣,一切唯心造。法鼓山的層次化的禪法教學強調「解行並重,循序漸進」,從調身、調息、調心、至調心得力,達到無我的智慧。常華法師說,禪修就是要練習「境隨心轉」,讓大眾將汙染之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若能如此,則一切世界都是華嚴的世界。
鑒於當前社會的人際網絡越形複雜多變,每個人除了要身兼各種不同的角色,彼此間又互相緊密影響,為了要讓大家能安頓身心、平和安樂地面對各種關係,聖嚴師父提出「心六倫」,教我們從心出發,從自心做起,重新看待自身與他人以及外在環境的關係,並透過心五四來落實心六倫。若人人都能「做好心六倫」,各盡其責、各守其分、彼此尊重、互相關心,那麼「好願就會實現」,人心就能夠淨化、平安、快樂與健康。
法鼓山北美護法會會長張允雄師兄回到加拿大的兩個多月短暫停留時間,也參加了多倫多福田班上個月以及本月的課程。感謝Allan師兄的熱心及勇於接受各種挑戰,今天一早來上課時,他才被告知希望由他來帶領大家學唱「菩薩行」,”身經百戰”的他即使事前謙稱他對這首佛曲不甚熟悉,但當<菩薩行>的音樂響起,他已能以他慣有的從容、自信的態度在台前領唱。這首歌曲曲調悠遠,詞意感人,雖然是師父對僧團法師的書信叮嚀,但何嘗不是所有法鼓山的會員們、所有學佛者應當自我期許的呢?常華法師說,菩提心就是發願讓眾生成佛。<<心經>>最後的經文:"揭締,揭締,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就是"去彼岸、去彼岸,大家一起去彼岸"。不是只求自身的利益,而是要求大眾的利益。
記得第一次聽到<菩薩行>,正是今年法鼓傳燈日的點燈儀式時,當時的感恩、感動與追思之情,於此次再度聆聽、唱和時仍油然而生,師父為弘揚佛法「盡形壽、獻生命」,已留給我們無盡的身教與典範。而我們發心學佛者,是否也都能起而效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呢?
生命故事時間,蘇暢師兄分享了他如何從一個在唯物主義與無神論教育下長大的小孩,到2011年無意中發現法鼓山,開始學佛,並選擇法鼓山做為從小縈繞他心頭的「活著是為什麼?」「生命的意義為何?」等問題的答案依歸,從此精進學習,且積極投入多倫多分會多項義工職務,成為核心悅眾的過程。師兄的分享最令人感動的,是他的誠懇直言與實實在在覺察自己的心念,他說:剛學佛的前半年覺得法鼓山的道場是人間淨土,因為看不到摩擦衝突,但隨著參與的事務越多,他體認到在道場比在職場更難,因為大家都是義工,沒有上、下屬的關係,很多生活中的問題還是存在,不是沒有矛盾,而學佛正是要學習切實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學習如何解決矛盾。這樣的練習讓他改變很多,收穫很大,也深切體驗到從當義工中所學到的是很難用其他方法獲得的寶貴經驗。
最後,常華法師期勉大家,煩惱生起時就練習用方法,方法不是只有在禪堂用,而是要能與生活對應。記得課程一開始,常華法師就分享了師父在她於東初禪寺擔任常住義工時,對她所說過「為三寶做事不會過勞死,若死,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很划算嗎?」這句看似詼諧的話意義深遠,菩薩行就是無我的奉獻。在動盪的時代裡產生了一位偉大的典範,小小法師的願帶出了法鼓山,希望我們都能將這樣的願心願力繼續傳遞下去,”牽心牽緣,燈燈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