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4天南福田班--體驗法鼓山-- 慧君菩薩的分享  (2013.12.15)       

AAA

        這是期盼已久的福田班第六堂課「體驗法鼓山」。一早外面寒冷又飄雨,雨絲中的法鼓,狀似古堡分外不清。曾有一次朋友邀約遊法鼓山,我與同修第一次遇見法鼓,但那次已是令我讚歎連連,我看到了不同於其它佛寺的佛寺,我滿心疑惑,為何它不是眾多神像,不是香火繚繞,我肯定它。在我內心只知那是種"佛"、那是種"襌",那是種"沈澱"、是種"靜默",但我仍不甚了解法鼓山的內涵,只是對於它所呈現的軟硬體感受深刻。 

      此次經導覽師姐、地圖導引,以及在福田班的薰陶下,對聖嚴法師理念的認知,我探索出自己內心的法鼓體驗,我將它分成「內在與外在的法鼓山」。

     外在的法鼓山,原來土是土、草是草、山是山、而建築上技術是技術,當然爾建物的要求是安全、美觀、實用。但師父用佛法蓋房子,加入的元素是自然、環保、樸實、慈悲,是佛陀與眾生、空間與自然的融合。在建設期間將原來的山、地、水、動植物從這片草莽地上抽離,之後再將其歸還,將自然、空間、建物與菩薩,在天地間重置,調合出一俱時代特色的佛建築、禪建築。所以建築物顯見於外的是簡單而不唐突,存在山林間的自然禪風。

      內在的法鼓山,當曰在師姐的徵詢下,站在開山紀念館我大聲朗讀了石頭上的「大寶山」偈,給同行的師兄姐們聽。我感動於山、地、草、動植物、藏書、設計、大鐘、公園、翠綠、來山貴客、師生、四眾、、皆是聖嚴法師心中的寶物。驚喜的是,我是法師大寶山的寶,我是師姐口中的菩薩。

      聖嚴法師著作易懂、易讀,灑下了教育的孢子,用心引導初學者。沒有艱深的用語,轉迷信入正信,用母親般柔軟的文字,引發出普羅眾生內心的佛因子,告訴眾生皆可平等信受,人人皆可成佛。
祈願觀音,在觀音殿裡,法像慈悲如母親的容顏,經導覽師姐的詳述,我彷彿看見觀世音菩薩在聆聽眾生煩惱並立馬起身,接引眾生從此岸到彼岸,那是慈悲的願力,我合掌落淚懺悔。

        時空因緣,至今才真體驗法鼓山,法鼓山開啓我入禪門,走進了來迎觀音,看見了聖嚴法師的慈悲及對眾生的期許。「教育」與「關懷」不就是法鼓山的真正內涵精神所在嗎!感謝同修的牽引進入福田班並感懷於義工師兄姐為理念的實踐付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mvolunt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